全部产品
行业解决方案
关于我们
服务与支持
特价专区

二通防爆电磁阀的接线盒有哪些防爆设计要求?

2025-09-12
二通防爆电磁阀的接线盒有哪些防爆设计要求?

  二通防爆电磁阀的接线盒是保障设备在易燃易爆环境安全运行的核心部件,IMI Norgren诺冠的二通防爆电磁阀防爆设计需严格遵循国家及行业防爆标准,通过结构密封、材质选择、电气防护等多维度设计,阻断内部电火花或高温向外部危险环境传播,同时防止外部易燃易爆气体进入接线盒内部引发爆炸。具体防爆设计要求可分为以下五大类:

  1. 防爆结构与密封设计:阻断危险传播路径

  接线盒的防爆结构一般根据使用场景的爆炸危险等级针对性设计,其中隔爆型是IMI Norgren诺冠二通防爆电磁阀接线盒最常用的类型,它的核心要求包括:

  (1)隔爆接合面设计:接线盒外壳与盖子、进出线口与电缆之间的接合面需满足“隔爆间隙”与 “接合面长度”双重要求。例如,对于ⅡB类爆炸气体环境,隔爆接合面的最大间隙需≤0.2mm,接合面最小长度需≥12.5mm;如果用于ⅡC类环境,间隙需≤0.1mm,长度需≥25mm。这种精密的间隙设计可使内部如果发生爆炸时,火焰在通过间隙过程中被冷却至点火温度以下,无法引燃外部气体。

  (2)密封性能要求:IMI Norgren诺冠接线盒的进出线口需配备防爆密封接头,通过橡胶密封圈与电缆紧密贴合,既可以防止电缆松动导致间隙过大,又能阻挡外部粉尘、液体进入盒内。同时,接线盒内部的电缆接线端子与导线连接部位需采用“密封胶灌封”或“弹性密封圈密封”,以免因导线绝缘层老化破损产生的电火花外泄,灌封胶需选用耐温≥120℃、耐化学腐蚀的环氧树脂材质,确保长期密封效果。

  2. 材质与强度设计:抵御爆炸冲击与环境腐蚀

  接线盒外壳材质需同时满足“防爆强度”与“环境适应性”要求,常见材质及设计标准如下:

  金属材质:多用于ⅡB、ⅡC类危险环境,通常选用铸铝合金或不锈钢。铸铝合金外壳需经过“时效处理”,确保抗拉强度≥180MPa,且外壳厚度需根据容积计算——容积≤100cm³时,最小厚度≥3mm;容积>100cm³时,厚度≥4mm,可承受内部爆炸产生的1.5倍最大试验安全间隙压力而不破裂。不锈钢材质则适用于腐蚀性较强的环境,需保证表面粗糙度Ra≤6.3μm,以免因表面划痕导致腐蚀加剧。

  非金属材质:部分低危险等级环境可选用增强型工程塑料,但需满足 阻燃性能和抗冲击性能,同时需通过抗静电测试,防止静电积聚引发粉尘爆炸。

  3. 电气安全设计:避免内部电气故障引发危险

  接线盒内部的电气部件设计需从“源头减少点火源”出发,核心要求包括:

  (1)接线端子设计:端子需选用铜合金材质,具备良好导电性与耐腐蚀性,且每个端子仅允许连接1-2根导线,导线截面积需与端子额定电流匹配,避免因导线过细导致接触电阻过大发热。端子之间的电气间隙需≥8mm,爬电距离需≥10mm,防止端子间产生电弧或闪络。

  (2)接地与绝缘要求:接线盒必须设置“专用接地端子”,且接地端子的截面积需≥主电路导线截面积的1/2,接地电阻需≤4Ω,确保如果外壳带电时,电流可通过接地线快速导入大地,避免人员触电。同时,接线盒内部的绝缘部件需选用耐温≥150℃的绝缘材料,绝缘电阻在常态下≥100MΩ,湿热环境下≥10MΩ,防止绝缘击穿产生漏电。

  4. 温度控制设计:防止高温引燃周围介质

  (1)接线盒在运行过程中,内部接线端子因接触电阻会产生热量,需通过设计控制表面温度,具体要求包括:

  (2)最高表面温度限制:根据使用环境的引燃温度组别设定,例如用于T1组环境的接线盒,外壳最高表面温度需≤300℃;用于T4组环境时,表面温度需≤80℃。设计上通常通过增大外壳散热面积、选用低损耗端子实现温度控制,部分高功率电磁阀的接线盒还需内置“温度保护开关”,当温度超过阈值时自动切断电路。

  (3)热稳定性要求:接线盒需通过冷热循环试验,在- 40℃至+ 70℃范围内循环10次,每次循环保持4小时,试验后隔爆接合面间隙、密封性能均需符合要求,且内部电气部件无松动、绝缘层无开裂,确保在极端温度变化下仍能维持防爆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