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线阀岛的气路密封性直接决定着气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泄漏会导致压力不足、执行元件动作迟缓等问题,甚至引发生产故障,因此IMI Norgren诺冠总线阀岛安装后的定期维护时的密封性检查非常重要。检查需要遵循从基础密封点到整体气路的顺序,需要结合压力测试、直观检测等多种方式,既要保证专业性又要便于操作,以下是具体检查方法:
1.安装初期的静态压力保压检测,这是最重要的的基础检查步骤。先清理诺冠总线阀岛气路接口的杂质,确保密封件无破损,再按照装配要求连接好气源管路与负载管路,关闭所有支路输出口。随后接入符合总线阀岛额定压力的洁净压缩空气,通过总线阀岛自带的压力表或外接压力表监测压力变化,静置30分钟,压力下降值不超过0.01MPa,通常视为密封合格;压力下降过快,需逐段排查漏点。
2.局部漏点定位检测,适合精准查找泄漏位置。对于接口、密封件等易泄漏部位,可采用皂液涂抹法,将肥皂水均匀涂在阀岛的气源入口、支路接口、排气口等连接处,出现连续气泡,说明该位置泄漏,大概率是密封件老化或接口未拧紧。对微型接口或隐蔽部位,可用超声波检漏仪,泄漏产生的超声波信号会被仪器捕捉,配合耳机能快速定位微小漏点。此外,在洁净度要求高的电子、医药行业,还可通过气体质谱仪检测,避免皂液残留污染气路。
3.动态工况模拟检测,模拟实际工作状态验证密封性能。通过PLC向诺冠总线阀岛发送连续动作指令,让各气动阀交替启停、切换工况,模拟生产中的高频作业场景。在此过程中,监测气路压力是否稳定,同时观察排气口是否有持续异常排气现象。比如在食品灌装生产线的模拟测试中,阀岛控制的灌装头气动机构动作时,压力频繁波动且伴随气流异响,可能是阀体内密封件磨损导致的动态泄漏。这种检测能排查静态检测中未发现的问题,确保阀岛在实际运行中密封可靠。检测完成后,需及时清理阀岛表面残留检测介质,避免腐蚀密封件,保障后续稳定运行。
IMI Norgren诺冠总线阀岛通过静态保压、局部定位、动态模拟三步走的密封检查流程,从基础到实战全方位排查漏点,适配不同场景需求。规范执行这些检查,能及时规避泄漏引发的系统故障,保障气路密封可靠,为气动控制系统稳定运行筑牢防线。
)
